人间戏场,为梦想引路——南京新剧荟助推小剧场“气候变暖”

南京青年戏剧人在1913国民小剧场上演话剧《送别》,塑造的是林语堂、丰子恺、鲁迅都十分敬重的人物“弘一法师”李叔同。

 

 

观众不知道的是,远在北京的91岁戏剧表演艺术大师、《繁花》中的“爷叔”游本昌先生,也在隔空关注着《送别》的竞演。

8年前,当时已83岁高龄的游老在南京主演话剧《最后之胜利——弘一法师》。转眼8年过去了,后辈戏剧人在他的故乡南京寻找着超越远瞻的支点,又一次将“弘一法师”搬上舞台,让他心潮起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游老看来,南京新剧荟方兴未艾,为推动小剧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更多未知的可能性,也注定会让热爱戏剧艺术的人找到各自的位置。

 

 

还有一个镜头也不容忽略:

南京新剧荟开幕式前10多分钟,执导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一日三秋》《我不是潘金莲》的青年导演丁一滕,从保利大剧院匆匆赶来,他对戏剧前辈、南京新剧荟艺委会主席赖声川先生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不如见一面”。在嘉宾休息室,丁一滕与赖先生尽情交流。

 

 

图片

 

 

从赖先生笑容可掬的面容看,他对这位戏剧新锐充满了欣赏和期待。

在这些舞台背后的画面里,不难看出南京新剧荟跨出的每一步,都渗透着支持者、组织者、参与者内心真实的声音,以及他们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当演员站在舞台上遐想远方的时候,已对未来有了热切的渴望。

 


南京戏剧氛围得天独厚

 

翻开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历史,如果从1982年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登台亮相开始算起,已过去40多年。戏剧人大胆实践,使得小剧场兼具了实验和商业的双重属性,创立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认为,小剧场戏剧相对于传统的主流戏剧而言,是一种追求实验性、创新性的戏剧演出;但相对于奢华的商业戏剧而言,小剧场则简朴而更接近于纯艺术。

 

图片


追溯小剧场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兴盛轨迹,是当时话剧等舞台艺术市场受到电视、电影行业的两面夹击,不得不另辟蹊径杀出的一条生路。小剧场因其在投入成本和运营规模方面的优势,为话剧演出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带来转机。

图片


●以南京为例,现今107座小剧场,有的就诞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几十年间,小剧场如繁星点点,遍布城市街头巷尾,老百姓看戏不难了。

图片


南京小剧场戏多人多的升温,还得益于外部环境的里应外合。

不到一年前,“中国现代戏剧学科建立暨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百年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专家学者共议中国现代戏剧学科发展。看似此举与南京小剧场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但间接地提升了南京戏剧环境的蝴蝶效应。

 

南大戏剧学科创建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国内外戏剧研究的重镇。

今天,戏剧仍然是南大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门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大戏剧学科重视艺术实践,努力用南大戏剧人的理解和创新推动着中国戏剧行业的蓬勃发展。

放眼望去,南大是全国最早开设戏剧教学的高校之一。自1922年吴梅先生南归授业以来,100年间,戏剧之学没有断代,涌现出了陈中凡、卢前、钱南扬、吴白匋、陈瘦竹、陈白尘、吴新雷、董健等一批大师级学者,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图片

 


2023年1月9日,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进行题为《聚焦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 推动小剧场规范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发言,向全国文旅系统同行介绍江苏推动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经验。

杨厅长底气十足地介绍,背后有江苏《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产生的极致追求。

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小剧场一头连着艺术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化产业、文旅消费,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空间。

 

正因如此,“戏剧南京”便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图片

 

 

改变“等米下锅”的现象

 

在南京,小剧场已成为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惠民、乐民”的共享文化驿站,为市民提供“白天工作、晚上赏戏”的全天候生活体验。小剧场还被纳入文旅创建和旅游线路开发,推出旅游演艺、非遗等特色项目。现在,走进小剧场看戏、赏剧、听曲,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主客共享的新生活。

 


图片

 

小剧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等米下锅”现象也日益凸显,即有多少戏可以长期驻场演出?

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南京新剧荟应运而生,它以锻造新剧为切入口,海选优秀剧目,推广上乘佳作,使小剧场“有米下锅”,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逐步缓解。

图片
于是,在南京新剧荟中,探索戏剧的更多可能成为现实,沉浸戏剧、肢体戏剧、文献戏剧、多媒体戏剧层出不穷,小剧场戏剧不再拘泥于一种模式和形态,在不断突破中赋予了戏剧更多的看点。

不同于“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海小剧场戏剧节”“南京青年戏剧节”等戏剧节的是,梅开二度的南京新剧荟正经历着先锋、实验、创新、年轻化的迭代更新,孵化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戏剧人才和高品位的原创戏剧作品。他们成为“源头原创”的角色,每一步都离不开与时俱进。

南京新剧荟着眼于小剧场,以戏剧的力量塑造提升城市的文艺气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使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现实中的文化消费力,与当地的经济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艺评论家张澜涛认为,南京新剧荟的出现,如清澈的山泉顺流而下,滋润了分布于城市的核心居住区、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等区域的小剧场,小剧场小而精的传播效应,在小众先锋探索与大众接受的两种关系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的确,纵观南京新剧荟,始终遵循吐故纳新的理念,吸引力与影响力逐步提升,创作者跟观众共同成长,在剧目创作视野的深邃度和观众的审美追求方面,都有同步提升。

 

南京新剧荟乘势而为,给予民间剧社的年轻人更多的创作空间,既培养了创作者,也发掘了新观众。本届竞演中的6个作品《信》《克莱斯顿》《送别》《看不见的“大象”》《阿Q》《逆转未来》,无不紧扣时代脉搏,在“守正”中“创新”,不忘戏剧的本源。


图片

 

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小剧场相比较,南京新剧荟也将小剧场作为“微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朝着城市文化新精神地标挺进。《中国文化报》认为,随着数字艺术、观演互动、智能演艺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应用,未来的小剧场,将以个性化的文化体验,有影响力的文化IP,从多个维度撬动城市文化的新动能。作为价值增值环节,在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重塑人们对小剧场及其背后文化价值的认知。

 

 


“戏剧南京”品牌呼之欲出

 

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小剧场文化建设,为“戏剧南京”品牌形成、戏剧发展搭脉,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2023年4月,“全国小剧场戏剧现状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梅花小剧场举行,戏剧界名家云集探讨。南京承办这个论坛,同时为南京新剧荟未来的走向埋下伏笔。

与会的北京人艺导演、国家一级演员王斑,至今仍对那次交流记忆犹新。当时,他发言后立即奔波南京南站,赶回北京参加演出。他之所以来去匆匆,是觉得“南京人做戏剧是认真的”,一定得来助推一把。

 

图片

 


王斑认为,小剧场作品一定要有意思,除了探索性和先锋性之外,同时也要追求品质。小剧场观演在咫尺之间,演员的一颦一笑,都清清楚楚,服装的质感、皮鞋上有没有灰尘也看得很清楚,所以更应该把控好细节。

 

对南京新剧荟而言,努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市民文化需求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重中之重。

南京新剧荟着眼于“戏剧南京”品牌的打造,也需要耕耘者树立文化自信,具有表现力、征服力,具备恒心与智慧,为推动原创新作竞相展示的“源头”、引领新时代戏剧蓬勃发展的“潮头”找准方向,进而促使小剧场的艺术本质的实至名归。

 

南京大学文化学者周凯教授认为,“戏剧南京”的品牌正在通过南京新剧荟的举办,把优质、实惠的表演送到群众身边,观众是否愿意“买单”,是这个品牌能否存活的基础。南京新剧荟可以从“暖民心、接地气、有创意”3个方面突破,让“小剧场演变为市民会客厅”“文化惠民让观剧成为潮流”“文旅融合让市民邂逅艺术”。

探春色如许,南京新剧荟如花儿一般绽放。春色从何而来?离不开经典的传承和文明的互鉴。小剧场,大未来;小制作,大格局;小投入,大产出,是3月南京的“戏剧面孔”。


知古鉴今,才能继往开来。只有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的文明才能不断发展繁荣。我们坚信,人间戏场,为梦想引路。南京新剧荟助推小剧场“气候变暖”,暖到了观众的心扉。这次推出的6部作品,会带着“小、深、精、广”的艺术特点,舞台探索丰富多元的触角,在小剧场与观众见面,为戏剧表现多彩生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相关产品

评论